一線采訪雷軍、劉永好等11位參會企業家!民營企業座談會引發熱烈反響!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2月17日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引發熱烈反響,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一線采訪了雷軍、劉永好等11位參會企業家,談親身感受和體會。
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下決心把Ai技術落到各個終端產品上
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
2月17日,結束民營企業座談會后,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雷軍談起感想時表示,聽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自己特別激動,也特別振奮。
“深切地感受到了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我們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關心、支持和愛護。讓我們民營企業家還是信心倍增。”雷軍說,“總書記也給我們很多的建議,希望我們民營企業家能夠立足實業,聚焦主業,做大做強,我覺得這一點,對我們也有很大的啟發,包括怎么參與國際競爭,包括誠實守信。甚至領導也很關心民營企業,還要引入現代化管理,做好接班人培養。”
雷軍表示,小米創業的15年來,一直聚焦在手機、汽車、智能家居、智能制造這些領域。要下決心把最新的技術,比如Ai技術,怎么能夠落地到其各個終端產品上,能夠讓消費者體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怎么在拓展國內市場的同時能夠放眼全球,提高中國產品在全球的影響力。
數日前,雷軍還曾出席2025海淀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會,并分享了企業在面對挑戰時的經驗與未來發展規劃。對于市場普遍關心的電動汽車,當時雷軍提到,自2023年4月產品上市以來,小米在短短9個月內交付了超過13.5萬輛電動汽車,創造了行業奇跡。
在談到小米的成功經驗時,雷軍強調了信心與研發投入的重要性。他表示,面對困難時,企業必須堅定信心,相信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市場潛力。為此,小米在2021至2025年投入1050億元用于核心技術的研發。
“無論我們最近發布的哪一款產品,都受到了市場的熱烈歡迎,這得益于我們在研發上的持續投入。”雷軍說。
今年是小米成立15周年。雷軍表示,小米將繼續懷揣創業精神,以百倍的努力和奮斗,為中國式現代化和海淀區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他呼吁所有中關村企業繼續攜手前行,共同推動科技創新,迎接未來的挑戰與機遇。
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座談會釋放重要信號 民營企業家備受鼓舞
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
2月17日,民營企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其間6位民營企業負責人發言,就新形勢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作為農業領域代表,新希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在發言中表示,新希望創立43年,一直聚焦農牧食品,盡管面臨消費結構調整和周期影響,但新希望緊跟國家戰略,攻堅自主育種和糧食安全;順應消費變化,滿足新鮮需求,經過幾年的調整突破,讓傳統產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在43年的發展歷程中,新希望集團立足農牧行業并不斷向上、下游產業延伸,形成農牧食品、乳品快消、智慧城鄉、金融投資等相關產業。
作為新希望集團旗下專注于食品和現代農業領域發展的成員企業,新希望是首批中國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之一。目前,新希望從事的業務包括飼料生產、畜禽養殖、屠宰及食品加工業務,并聚焦于飼料生產、生豬養殖與屠宰兩大業務板塊,業務遍布全國及越南、菲律賓、孟加拉、印尼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644家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子公司及19家聯營企業、7家合營企業。
在座談會上,劉永好還表示,新希望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依靠廣闊農村,不僅做成了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更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推動鄉村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自己人。黨中央、國務院及各級政府出臺多項政策,民營經濟促進法也出臺在即,讓我們感受到黨和國家的信任和支持,民營企業家備受鼓舞。
“我要當好老農人,培育好新農人,把農業干好、把豬養好,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添磚加瓦。”劉永好如是表示。
在往年兩會上,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劉永好積極建言獻策,帶來了民企轉型升級、鄉村振興、現代農業等相關提案。
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積極擁抱Ai時代 創造民營經濟新輝煌
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
2月17日,中央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會議指出,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參加了此次座談會。談及參會感受,徐冠巨說:“總書記一直關心我們民營企業,這次民營企業座談會是在關鍵時期召開的關鍵會議,具有特別的歷史意義,我們民營經濟迎來又一個‘春天’。”
“總書記叮囑我們,干一番事業要有情懷,勉勵我們心無旁騖干事情,帶著家國情懷把事業干好。”徐冠巨說,“會上,總書記講到他在浙江工作時,提到了我和其他企業家的名字,讓我們感動同時,更加感到責任和使命。”
據了解,徐冠巨是浙江蕭山人,上世紀80年代,與其父徐傳化,辦起了生產液體肥皂的家庭作坊(傳化集團前身)。經過近40年的發展,傳化從家庭小作坊發展為現代產業集團,擁有傳化智聯、新安股份兩家上市公司,產品服務覆蓋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徐冠巨帶領下的傳化集團全面推進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目標是世界一流企業。
“過去,我們在接受挑戰的過程中已經有所收獲,此時總書記的鼓勵更讓我們備受鼓舞。中國Ai科技企業的突破,讓我們非常自豪,為我們更加信心滿懷的應對挑戰,加了一把勁。”徐冠巨說,“我們企業繁衍在中華文明土壤上,有一股韌勁、闖勁和不服輸的精神,這在老一輩企業家身上得到體現,在新一代企業家身上更加充分體現。”談及未來,徐冠巨表示:“將牢牢錨定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不放松,堅定迎接挑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變革創新,積極擁抱Ai時代。將在過去的基礎上繼續發展,為國家發展貢獻新智慧與新力量,和廣大民營企業一起創造民營經濟新的輝煌。”
登海種業名譽董事長李登海:備受鼓舞 奮力實現種業創新突破
登海種業名譽董事長李登海
日前,民營企業座談會在北京舉行,作為全國種業代表、山東省民營企業代表,登海種業(002041)名譽董事長李登海參加了座談會。會后,李登海向證券時報記者講述了參會的體會與感想。
“作為我國民營種業的代表,我有幸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很受感動,很受鼓舞。”李登海表示,參加此次座談會讓他印象最深的有三點。
“一是習近平總書記講的‘兩個毫不動搖’,即‘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堅定支持,明確了民營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我們今后發展民營種業充滿了希望、堅定了信心。二是習近平總書記說‘國家將繼續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這表明民營企業在國家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中能夠發揮更重要的作用。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報效祖國、承擔國家項目的機會和平臺,使我們報效祖國的志向和能力能夠充分發揮出來。三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營企業提出的各項要求,指明了民營種業發展的方向和遵循的守則,這是對我們民營企業的最大關心和關懷。”李登海說。
出生于1949年的李登海,被稱為“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使他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齊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譽。1972年,時任村農科隊隊長的李登海帶領隊員種植了10多塊試驗田,開始探索玉米高產之路。
“我們認為這次會議的召開,將會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的發展,更加有效的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經濟社會的健康持續發展。”李登海表示,下一步將認真學習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努力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研發創新團隊和能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不斷提供優良高產雜交玉米品種的民族種業,對國家糧食安全敢于擔當。
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借時代之光 乘勢而上
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
2月17日,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
“信心滿滿,急待進發!”談及參會感受,秦英林表示。
創業三十余年來,秦英林和他打造的牧原集團專注做好養豬一件事。牧原股份2024年出欄生豬7160萬余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指出: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秦英林表示,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支持一脈相承,明確而堅定。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黨和國家對民營企業寄予很大的期望。特別是在當前形勢下,總書記的講話,給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大信心。
他認為,新時代民營企業家,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我們將牢記總書記囑托,堅定不移推進養豬技術創新,向下扎根一百丈,敢闖無人區,端牢中國肉盤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我愿和大家一起,借時代之光,乘勢而上!”秦英林稱。
銀河航天創始人、董事長徐鳴:更加堅定科技創新、自立自強的信心和決心
銀河航天創始人、董事長徐鳴
“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我感受到了民營經濟正在迎來新的機遇,大有可為。”銀河航天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徐鳴受邀參加了本次民營企業座談會,他告訴記者,作為民營商業航天企業代表,自己深切感受到總書記對民營企業發展以及科技創新發展的高度重視,對于民營企業發展前景信心倍增,更加堅定了科技創新、自立自強的信心和決心。
近年來,太空經濟正在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新引擎。有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太空經濟總額較上一年度增長近10%。
作為商業航天的創新主體,銀河航天主要從事**制造以及為用戶提供**互聯網解決方案,是中國商業航天領域的“獨角獸”公司。在成立以來的6年多時間里,公司已成功發射了自主研制的20余顆技術先進的**,構建了我國首個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小蜘蛛網”,完成了多項全球和國內首創的**互聯網應用驗證,并已在海外落地。
“面向未來,我們將牢記囑托,繼續推動大國重器級別的科技創新,與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產業融合發展,抓住新一輪產業升級的機遇。我們將在太空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持續發力,助力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建設,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徐鳴說。
九州通董事長劉長云:搶抓機遇 推進“三新兩化”戰略實施
九州通董事長劉長云
2月17日,民營企業座談會在京召開,九州通董事長劉長云現場參會。會后,劉長云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第一感受就是機遇來了,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時隔七年再次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強調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我們對此倍感振奮,滿懷熱情。”
九州通是國內最大的民營醫藥流通企業,目前主營業務已涵蓋醫藥CSO、醫藥工業、醫藥新零售等新業態。劉長云說,為搶抓機遇,九州通“絕不躺平”,堅定不移地大力推進“新產品、新零售、新醫療、數字化和不動產證券化(REiTs)”(簡稱“三新兩化”)戰略實施,推動公司由傳統的醫藥分銷業務向數字化、平臺化和互聯網化的轉型升級。
劉長云表示,座談會內外,“堅守主業、做強實業”的聲音被反復提起,也進一步堅定了他“心無旁騖求發展,堅持主業不動搖”的決心。九州通將充分利用現代物流信息技術、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質生產力,拓展大健康領域的新賽道、新業態、新模式,為推動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劉長云還談到,公司治理體系的現代化也是此次參與座談會的企業家們關注的重點之一,九州通積極響應號召,已搭建起現代化的治理體系,并完善了法人治理結構與風險防范機制。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不忘初心 用Ai建設美好世界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
2月17日,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參加民營企業座談會。談及參會感受,劉慶峰表示,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本次會議極大地提振了各方對未來發展的信心,民營企業將成為創新突圍的重要力量。
“我們看到了中央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支持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的系統性的制度安排和決心。”劉慶峰說,后續我們將勇擔時代重任,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加強自主創新,轉變發展方式,弘揚企業家精神,著力提升企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為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作出更多貢獻。
近年來,科大訊飛積極擁抱通用人工智能新時代,于2023年5月首發星火認知大模型,并持續對標國內外最高水平,對大模型進行迭代升級,提升底座能力。
劉慶峰表示,下一步,科大訊飛將在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創新上,尤其是在通用人工智能領域基于全棧自主可控硬件平臺的大模型研發方面,對標全球最好水平,并在重點領域方向上形成超越和引領,形成以我為主的產業生態。
“科大訊飛將不忘初心,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在新時代民營經濟發展的征程上,用人工智能(Ai)建設美好世界。”劉慶峰說。
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持續突破
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
2月17日,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是此次參會企業家代表之一。談及參加本次民營企業座談會的感想,南存輝表示,此次座談會是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度重構、國內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節點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意義深遠。
南存輝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民營經濟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強調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新時代新征程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讓人倍感振奮,深受鼓舞。“特別是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作出的全面部署,為我們堅定信心應對內外部挑戰,決勝‘十四五’指出了明確方向,注入了強勁動力。”
近年來,隨著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組以及新業態的涌現,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此次會議深刻把握當前形勢,從更加系統、更加全面、更加精準的角度提出一系列極具針對性和落地性的指示、要求,回應期盼,直擊痛點,對企業、行業甚至整個經濟社會都影響深遠。
二十多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提出“八八戰略”,提出“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立足浙江、跳出浙江、發展浙江”等極富前瞻性的戰略思想。一直以來,正泰集團始終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方針戰略,錨定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方向,持續變革創新,不斷走向全球。
南存輝坦言,浙江創新氛圍非常充足,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浙江工作的時候,要求企業不斷自主創新、轉型升級。如今浙商不斷涌現出如此多的優秀代表,這既是浙商創新精神的體現,也是黨和政府一以貫之關心、鼓勵和支持民企發展的結果。未來,浙商尤其是新生代浙商群體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結合座談會具體要求,繼續走在前列、勇譜新篇,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為推動全國民營經濟發展再立新功。
展望未來,南存輝表示,正泰集團將以更大的力度打造新質生產力,加強與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新興產業和前沿科技融合,不斷培育具備綠色低碳與可持續屬性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同時深入推進全球區域化、本土化戰略,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找準定位、持續突破,為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奔涌提供有力支撐。
恒力集團董事長陳建華:民營經濟迎來“又一個春天”
恒力集團董事長陳建華
2月17日,民營企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證券時報記者從恒力集團獲悉,恒力集團董事長、總裁陳建華作為民營企業代表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習近平總書記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是對我們民營企業極大的重視,我感到十分榮幸,也備受鼓舞。”陳建華在會后向記者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我相信,有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和勉勵,必將迎來中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多年來,恒力集團始終“聽黨話、跟黨走”,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戰略部署,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快速度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目前,恒力集團已建成全國九大生產基地,擁有19萬名員工,在最新“世界500強”排名中列第81。2024年,恒力集團實現銷售收入8715億元。
陳建華直言,作為企業家,有兩點“始終不能變”:一是“國家情懷”,二是“實干精神”。無論做什么,心里都要裝著國家,國家利益、國家需要、國家戰略,是一切行動的出發點。特別是經濟低迷的時候,企業更要沖在前面,要頂得上、靠得住,為國家、為行業,多做貢獻。
“大家說恒力集團善于創造奇跡,能夠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把可能變成現實,但我深知,效率,就是民營企業的生命力。”在陳建華看來,任何事情要干就要干到極致,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過去30年,我們靠實干創造了很多輝煌。未來,我們還要靠實干開創更多精彩。”
藍曉科技董事長高月靜:2025年是勇敢者的一年
藍曉科技董事長高月靜
藍曉科技董事長高月靜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后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充分認可民企經濟的重要性,極大地鼓舞了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士氣,提振精神。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大有可為,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藍曉科技從2001年成立,便開啟了創新之路,發展自己的原創技術,從材料、應用技術各方面開始新領域的嘗試,包括鹽湖提鋰、氧化鋁母液提鎵等原創技術,對相關領域的供給做出較大貢獻;在固相合成載體、小核酸載體、色譜填料等生命科學高端應用場景,以優質的中國品牌打破國際品牌的壟斷;率行業之先為下游客戶提供“材料+設備”整體解決技術,解決客戶分離純化的痛點問題。
高月靜認為,創新型企業更應聚焦主業,加強產業化,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堅持專業、健康、良性發展的長期主義戰略。
近年來,藍曉科技堅持吸附分離這一主業,不斷強化自身技術實力,將吸附技術應用在濕法冶金、生命科學、水處理與超純化、環境保護、化工催化等多個應用領域。從經營結果上看,上市以來收入增長8倍、凈利潤增長11倍、市值增長15倍;先后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等榮譽。
高月靜說:“2025年是勇敢者的一年,民營企業及企業家要專心致志謀發展,不負時代,勇敢地往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