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多利潤公司也來新三板了,剛掛牌就馬上分紅4個多億,這波操作666
來源:專精特新北交所公眾號
新三板對優質公司的吸引力越來越強了,這家公司紅東方8月12日正式掛牌。公司的業績非常好。
2021年利潤3.39億,2022年上半年利潤更是暴增,達到4.57億,遠超大多數上市公司啊。
原來公司是做草甘膦相關的農藥的,主營業務很突出,毛利率40%多,很難得。
而且公司的現金流也非常的好。
公司股權結構比較簡單,韓根生和于紅霞夫婦占比超過98%,沒有子女在公司任職。歷史上曾經融過資,后來又回購了。是典型的家族企業了。
這個行業也比較有意思。草甘膦是典型的農藥產品,我國是主要生產大國。
截至目前,我國現有的草甘膦產能約為70萬噸,行業集中度明顯提高。2009年至2021年,國內草甘膦產量從約33萬噸增長至約55萬噸,總體產能利用率約80%。在2018年之后,全球草甘膦行業的需求量和供給量基本保持穩定,壟斷競爭格局基本形成。截至2021年末,我國草甘膦企業的產能占到了全球草甘膦的60%以上。
現階段國內主要草甘膦生產企業大約在10家左右,進入壁壘及進入成本較高,國內競爭格局已基本確定。
最近兩年行業非常景氣,各家公司收入利潤都大增,處于一個非常好的周期。這也是公司業績爆發的主要原因。
公司8月12日掛牌,剛掛牌4天8月16日就發布公告要分紅,可能剛掛牌還不熟悉,公告還忙中出錯了,把分配金額都寫錯了。
公司賬上未分配利潤近9.5億,于是公司分紅4.61億。而且還特意說明,本次分配涉及的個稅按照新三板的規定來,翻譯一下就是說不用交個稅了,乖乖,這一下子省了9200多萬的稅啊!完美利用了新三板的分紅稅收政策,這波操作令人佩服!是不是看了本公眾號之前的文章啊。
從業績上講,紅東方完全滿足主板創業板上市條件,公司還是選擇了先掛牌新三板。我們分析原因如下:
1、利用新三板的分紅免稅政策,直接省去了9200萬的稅收,將近1億的稅啊。如果是不在新三板上分紅,不管是上市前還是上市后,都要面臨分紅繳稅的問題啊,這1個億的稅沒有辦法省去啊,只有新三板,可以實現!
2、周期性行業,如果直接去申報主板或者其他板塊,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在這個周期內,業績可能會有所波動,如果業績下滑非常嚴重。那可能上市不成功。掛牌新三板,如果想去北交所,一年后,2個月以內時間,基本可以上去
3、估值體系差別不會特別大。目前草甘膦公司二級市場的市盈率也基本在10x以內,北交所目前各板塊的估值體系雖然比其他板塊低,但是對于10xpe以內的公司來說,10xpe和8xpe估值可能差距就沒那么大了。所以公司在哪個板塊上市估值可能都一樣。
4、差異化競爭,公司和對手比,規模還是小一些,但是在新三板北交所算絕對的龍頭了。
有人關心公司規模這么好,不缺錢,為啥還要上市呢?是不是就為了掛新三板分紅呢?
個人覺得有可能,但更大的可能還是會去上市!
一個是草甘膦這個行業是個周期性行業:
在2018年之后,全球草甘膦行業的需求量和供給量基本保持穩定,壟斷競爭格局基本形成,但行業仍然有整合的需求,公司要想在行業占據有利地位,上市是必須的。
二是環保問題:
草甘膦屬于農藥化工產品的一種,行業類型上屬于化工行業,在生產過程中無可避免的會產生 “三廢”排放。在“雙碳”戰略的背景下,對工業企業的節能減排、生產技術和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也需要借上市來進一步解決環保問題。
三是企業也需要進一步拓展產業鏈,尤其是下游的應用領域:
國內一些大型的草甘膦生產企業在現有的產能基礎上,對副產品進行再加工、再生產,加快企業轉型,加速產業升級,進軍其他賽道,使得公司業務不單單局限于農藥生產和銷售,加深了產業深度,延長了產業鏈條。特別是對于草甘膦生產中形成的副產品如氯甲烷、甲縮醛等化學品進行的精加工或再生產,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產業、新能源等其他新型領域。公司也需要通過上市進一步拓展產業鏈的投資。
或者退一步講,即使以上這些都不需要,將來公司拓展第二增長曲線、新業務的時候,有一個上市公司平臺,也更容易運作。
紅東方的這個選擇對很多“傳統”行業的公司也是一個借鑒,只要業績好,有創新性,還是應該通過新三板北交所盡快實現證券化,通過上市為自己打造一個證券化的平臺,利用這個平臺,可以為企業的發展、未來可能的第二增長曲線打好基礎。